凤凰楼阁官方网站入口-51品茶轻量版,本地同城200元快餐服务网站,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最新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本市动态
消息传到漳州的家中,她已牺牲47年
2025-05-0610:55:52来源:闽南日报

“记得1987年的一天,我和父亲在家里看电视剧《烽火侨女》。刚开始,父亲不知道电视剧中的人物原型是我姑姑??赐旰?,他很激动地站起来说,是你姑姑!是你姑姑!我找了几十年,今天才找到她?!?/span>

在漳州龙海双第华侨农场

一座塑像巍然矗立——

一位女战士跃马提枪

英姿勃发

目光如炬望向远方

她是李林

一位从漳州走出的归侨抗日女英雄




1746673081461148.jpg





龙海双第华侨农场李林烈士雕像

1940年4月26日,为掩护战友和群众转移,年仅25岁且怀有身孕的李林在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壮烈牺牲。她以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的贞德”,并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今年是李林牺牲85周年、诞辰110周年。4月26日至27日,在漳州市“寻访李林红色足?!敝魈獠煞没疃?,一支由媒体记者、党史专家组成的采访团深入漳州芗城、龙海和厦门集美等地,追寻英雄的成长足迹,礼赞她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1746673081886914.jpg

采访团在龙海双第华侨农场李林烈士雕像前合影

生命起点

春雨初歇

采访团来到芗城区大同路

雨后的老巷显得格外宁静

塔口庵的飞檐在晨光中泛着古朴的光泽

这里,是李林人生的起点。

李林原名李秀若,1915年11月出生于福建漳州,刚出生40天就被侨眷陈茶收养,小名翠英。

“据资料考证,李林就是在这附近被收养的。”漳州侨史研究专家郑来发指着塔口庵前的一处空地介绍道。

1746673081694072.jpg

在塔口庵前,郑来发向采访团介绍李林儿时故事。

如今,塔口庵已修缮一新。庵前的老榕树郁郁葱葱,见证了岁月变迁,仿佛在讲述当年的故事。据介绍,被收养后不久,4岁的李林便随养母远渡南洋,9岁进入养父李瑞奇在印尼创办的中华学校读书。

在南洋,李林目睹荷兰殖民者的种种暴行,民族意识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悄然萌芽。一次课堂上,荷兰学监公然侮辱中华文化,年幼的李林挺身而出:“中国比荷兰大200倍,当然了不起!”掷地有声的话语,是她爱国情怀的最初闪光。


青春觉醒

14岁那年,李林回到祖国,进入厦门集美中学求学。这所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创办的学校,成为她思想觉醒的摇篮。
集美中学内的“李林园”绿树成荫,一座跃马持枪的李林雕塑巍然屹立

1746673081119230.jpg

集美中学李林园内的李林烈士雕像

李林园附近,有一个“李林馆”。馆内珍藏着与李林相关的照片和物件,例如她参加体育比赛的照片、毕业证书等。它们记录了李林青春岁月的点滴,生动还原了这位爱国青年的学习与成长经历。

“看,李秀若的名字就在这里?!奔乐醒У澄笔榧切砗=ǚ夯频摹都姥8餍1弦瞪幔?916年-1952年)》,向采访团介绍道。

1746673081642980.jpg

在集美中学时

李林大量阅读苏俄文学

积极参加集美抗日救国会活动

同时

她多才多艺、青春活跃——

擅长体育

口琴吹奏悠扬动人

浪漫主义情怀与救国理想

交织成独特的青春篇章
1746673081821259.jpg

许海建向采访团介绍李林在校的学习与成长经历

“她是集美的骄傲,她的事迹一直激励着后来的学子。”许海建介绍,学校设立“李林班”,并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如清明节、李林烈士牺牲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都会组织纪念活动。

从集美中学毕业后,李林辗转杭州、上海、北平求学,最终踏上革命征程。


家园挂念


龙海区石码街道解放南路两旁,是典型的闽南骑楼建筑。斑驳的砖墙,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当年

14岁的李林在养母陈茶的带领下

牵着弟弟李永成

从印尼辗转回到家乡

就住在这一带

李林也是从这里出发,赴厦门集美中学读书。每逢节假日,再从学校返回这里。如今,解放南路上的“烽火侨女李林事迹展”已基本布置完毕,即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对公众开放。

“这是姑姑回国后的照片?!崩盍至沂康闹杜钪哿幔ɡ钣莱傻呐┓彝ハ嗖嵯虿煞猛沤樯艿?。照片中的李林目光坚毅,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

“小时候,我经常听父亲讲姑姑的故事。父亲说姑姑周末回来,经常带他出门玩,还会教他识字、吹口琴。每次开学,父亲总会哭闹着要和姑姑一起走,直到船消失在视线中,父亲才肯罢休。石码是姑姑少年时期最快乐的地方。”李舟玲回忆道。

养母陈茶病重时,李林毅然从上海赶回石码,守在她的身边,直至为她送终。养父李瑞奇从印尼回来时,李林也曾从上海赶回来看望他。全面抗战爆发后,李林与家人失去联系。李瑞奇弥留之际,仍心心念念女儿,嘱咐李永成一定要寻得李林下落。

“记得1987年的一天,我和父亲在家里看电视剧《烽火侨女》。刚开始,父亲不知道电视剧中的人物原型是我姑姑??赐旰?,他很激动地站起来说,是你姑姑!是你姑姑!我找了几十年,今天才找到她。”李舟玲说,“那一刻,我们既为找到姑姑而感到欣慰,又为姑姑的牺牲而悲痛万分。父亲得知姑姑牺牲时还怀着3个月的身孕,抱头大哭,一夜无眠?!?/span>

2004年,李永成带着对姐姐的思念离世。临终前,他将李林留下的寿山石笔筒和他多年搜集的关于李林的新闻报道剪报等资料交给李舟玲,叮嘱她要好好保存。

“如今,抚摸笔筒上的‘李秀若’三个字,仿佛能触到姑姑的温度?!崩钪哿嵬蚶辖志⊥?,“如果时空可以穿越,多希望姑姑能回来,尝尝她喜欢吃的石码五香和菜头粿?!?/span>


英雄礼赞


龙海双第华侨农场的“李林事迹陈列展”内,一首1937年李林写的战地诗《心爱的战马》引人驻足。“当黄色的风沙吹起在沙滩上,我的战马快如飞……”字里行间,跃动着一位女战士的豪情。

“她本可选择安全的后方,却义无反顾奔赴前线?!闭闹菔形分狙芯渴腋刹苛致谈锌馈?/span>

“李林的事迹感天动地。英雄的故事值得代代相传?!闭闹菔星攘飨普?。

回望李林短暂而壮烈的一生,她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了什么是爱国主义。85年过去了,当年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去,但李林的事迹依然闪耀着光芒。据统计,该展览自2018年开放以来,已吸引超20万人前来瞻仰学习。

1746673081355634.jpg

在漳州高新区古县中学,小解说员向采访团介绍李林生平事迹。

在漳州高新区古县中学,崇尚英雄已成为一种校园文化。该校“抗日女英雄李林事迹陈列室”与《少年李林》校本教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学生郑佳欣说:“我们要像她一样,为祖国奋斗?!?/span>

“从李林身上,我们感受到爱国、忠诚、团结、奉献的精神实质?!敝@捶⑺?,李林是从漳州走出去的民族女英雄,她属于漳州,更属于全中国。
从漳州故里到集美校园,从上海求学到山西战场,李林的爱国精神如星火燎原。

85年后的这场寻访

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

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下一阶段

采访团将走进上海、山西等地

继续追寻英雄的红色足迹

向英雄致以深情的礼赞和崇高的敬意

1746673082981382.png

版权所有: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史方志部门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20005811号)
技术支持:东南网